4月18日—21日,由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我分社承办的“2025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及课程教学研讨会暨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汉中成功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智能制造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及其对智能制造工程教育提出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共同探索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我社副社长林松参加会议并发表致辞。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副理事长,林松副社长在致辞中热烈欢迎全国高校智能制造专业专家齐聚陕西理工大学,共同探讨交流制造强国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新方案,共谋共建,为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和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在报告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就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多个维度发表了深刻见解。蒋翠清教授、赵继教授等分别就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教育认识等主题发表了见解,强调了智能制造工程在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性。沈卫明院士则分享了AIAgent在协同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制造业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周光辉教授、熊晓燕教授等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应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培养智能制造工程卓越人才。同时,多位专家还就实训平台建设、课程体系优化、教材与实践课程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强调了虚实融合实训平台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报告涵盖了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产业对接、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实训平台及模拟仿真等多个方面,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启示。报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不仅加深了与会者对智能制造工程教育的理解,也为未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圆桌论坛环节,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袁军堂教授担任主持人。吉林大学智能制造工程系主任于丽娟教授、重庆大学智能制造系主任李孝斌教授等作为嘉宾,围绕“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与会者积极发言,分享观点,共同探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育人新模式,为推动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发展贡献了宝贵的智慧与力量。
本次会议旨在搭建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交流平台,分享智能制造专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和优质教学资源,推广优秀教学成果,促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推动我国高校智能制造专业建设与发展、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研讨与学术交流开启新局面。
此外,会议期间还展出了我社百余种机械类教材,特别是我社出版的多套教育部战略新兴领域系列教材,及时填补了各高校新专业、新领域课程建设的需要。参会老师对书展产生了浓厚兴趣,与我社参会编辑积极沟通教材建设方面的问题,近百位老师填写了教材样书申请单,为扩大和巩固我社的作者资源奠定了新的基础,对推广和宣传我社教材产生重要意义。
撰稿人:董伏霖
责任编辑:孟晓琳
审核人:陈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