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北京,万物蓬勃生长。近日,一场聚焦“AI时代组织变革”的思想盛会——“共生:AI时代组织变革的底层逻辑”暨《共生理念》新书发布会在院中心大楼十层报告厅举行。我院副院长缪立进、我社副社长时静出席会议。
理念破题:新书发布与权威解读
在《共生理念》的揭幕仪式上,管理学者、上海创智组织研究院院长陈春花,海南大学哲学教授秦子忠,缪立进副院长,时静副社长共同上台,点亮新书封面,标志着《共生理念》正式与读者见面。
时静在致辞中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商业逻辑和组织形态不断重塑和迭代,企业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构建韧性,如何在技术洪流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命题正是《共生理念》试图回答的问题。本书的出版为中国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也为数字时代的组织变革探索提供了有益参考。
多维碰撞:从管理到文化,跨学科解码“共生”内核
新书揭幕后,三位重磅嘉宾的主题演讲将活动推向高潮。
陈春花以“共生理念:组织范式的转变”为题,结合其研究框架系统阐释了“共生”的管理学内涵。她强调,组织范式的核心转变在于“互为主体、互作效应、价值共创、整体进化”,并以自身调研案例指出年轻人的工作取向已从“为利益奋斗”转向“为意义消耗能量”,组织必须通过激活个体价值、开放协同边界,才能在复杂系统中实现共生进化。
原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在分享中指出,紫禁城宫殿建筑所体现的“和”文化,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太和”所坚持的“多元共存”“和谐共生”,与共生理论有相通之处,为我们今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吴冠军在分享中指出,组织系统需通过协同实现整体最优,倡导拥抱差异而非排斥。他提出人类应与AI差异化合作,倡导跨学科共作,推动组织与时代共生进化。
实践对话:企业如何落地“共生”新范式
在第一场对谈中,秦子忠、陈春花、郑欣淼、吴冠军四位嘉宾提出,共生不仅是应对AI时代的生存策略或管理工具,更是超越竞争思维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它要求组织开放包容、文化创新协同、社会拥抱差异。
第二场对谈聚焦企业将“共生”理念落地的经验。蜜雪冰城王守伟介绍了蜜雪冰城如何实现“价值共创”。他强调,共生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整体价值最大化,让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工作的意义。新东方邢洁通过分享新东方企业转型直播带货的实践,说明了组织如何实现“组织与个体共生”。她提到,新东方注重满足年轻人对“意义感”的需求,“对员工好,就是对企业未来好”。新奥集团刘军提出,将员工称为伙伴,就是共生理念的体现,企业已经“打掉岗位概念”,以“客户需求牵引”的动态能力组合替代固定角色,激发年轻人的创新活力。
《共生理念》的发布,为AI时代的组织变革提供了一份“认知地图”。而这场思想盛会的智慧碰撞,更将推动“共生”从理念走向实践,为中国组织的进化注入持久动能。
撰稿人:赵 峥
责任编辑:夏文渊
审核人:陈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