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融合新范式 树立数字新标杆——我社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次数:0
新闻作者:数字营销销售部 刘勇树


前,数字技术正在深刻重构出版业发展格局。作为汇聚行业智慧、展示前沿成果的高端平台,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于近日在郑州举行。我社组织数字资源创作中心、数字产品开发中心和营销销售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通过展览展示、主题论坛、行业倡议响应等多元形式,多方位呈现了我社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创新实践与阶段性成果。


第1页-1.JPG


以内容为本,以技术为翼:探索融合发展的“机工路径”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暨出版融合发展专题研讨会,于828日作为本届数博会重点活动成功举办。我社社长缪立进应邀参加专家对谈环节,与来自化学工业出版社、腾讯研究院等机构的代表,围绕技术、价值与内容的核心关系,深入探讨融合发展趋势,共谋出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缪立进社长结合我社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探索实践,指出数字化不应止步于技术工具的简单应用,而必须深度融入出版业务的真实场景,才能真正释放其效能。“出版机构应主动打破内部业务壁垒和外部行业边界,与技术企业开展实质性协同,推动数据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流动起来,激活资源价值,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与效率提升。”这一观点直击当前融合实践中“重技术投入、轻应用实效”的痛点,引发与会者的共鸣。

针对当前热议的AI与出版融合议题,他提出“出版应坚持‘+AI’,而非‘AI+’”的核心理念。他强调,优质内容与专业价值始终是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AI应作为赋能工具,服务于内容的创作、传播与运营全链条,而非主导流程或替代内容本身。出版机构必须坚守内容初心,以优质内容为根基,借助AI提升生产效率、拓展传播渠道、优化用户体验,最终实现“内容+技术”的有机协同与价值共生。在新质生产力加速驱动行业变革的关键阶段,出版业唯有善用技术、拓展生态、回归内容本质,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出版价值的重塑与升维。

在首发的《出版融合发展报告(2025)》中,我社“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凭借在资源整合、技术应用、服务模式和落地成果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入选报告“典型案例”,成为行业广泛认可的数字平台产品。

斩获“最具学术影响力出版社”,学术实力获行业认可

在数博会同期举办的“技术与出版双向赋能创新研讨会”上,知网评价中心发布了出版社学术影响力评价系列报告(20152024年)。经过多维度严格评审,我社凭借过去十年在学术出版领域的持续积累与卓越表现,荣获“最具学术影响力出版社20152024年)”称号。该荣誉不仅体现了行业对我社学术出版成绩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在学术资源整合、优质内容打造与学术传播创新等方面所做努力的肯定。

牵头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倡议,推动学术数据价值共享

数博会期间,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专业与学术出版可信数据空间”共建共享倡议。该倡议由十余家单位共同发起,旨在破解数据分散、流通壁垒等难题,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生态。我社作为核心发起单位之一,全程参与了倡议的组织、研讨、编写与发布工作。依托在专业出版与语料数据整合方面的丰富经验,我社积极协同多方力量,为倡议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产品矩阵亮相数博会,引发同业关注与合作意向

在本届数博会期间,我社展位将“天工讲堂”“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数字化手册”“机工新阅读”四个特色数字平台进行了充分展示,通过系统演示,生动呈现了数字教材与教学资源、在线计算工具、多媒体阅读器等产品的核心功能与典型应用场景,并就合作模式、技术集成与落地应用等议题与到场人员深入交流。众多行业同仁对我社数字化产品展现出浓厚兴趣,并有多家院校和机构代表表达了后续采购、合作推广的意向。

面向未来,我们将始终坚守“内容为本”的出版初心,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持续探索出版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与此同时,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推出系列化、专业化、高品质的数字产品与服务,致力于以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式满足用户需求。

 

撰稿人:刘勇树

责任编辑:夏文渊

审核人:陈宏丽